灌浆料具有自流性好,快硬、早强、高强、无收缩、微膨胀;无毒、无害、**化、对水质及周围环境无污染,自密性好、防锈等特点。在施工方面有质量可靠,降低成本,缩短工期和使用方便等优点。从根本上改变设备底座受力情况,使之均匀地承受设备的全部荷载,从而满足各种机械,电器设备(重型设备高精度磨床)的安装要求,是无垫安装时代的理想灌浆材料。
特点
▲早强高强 浇后1-3天强度高达30Mpa以上,缩短工期。
▲自流态 现场只需加水搅拌,直接灌入设备基础,砂浆自流,施工免振,确保无振动、长距离的灌浆施工。
▲ 微膨胀 浇注体长期使用无收缩,保证设备与基础紧密接触,基础与基础之间无收缩,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,并适当的膨胀压应力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。
▲ 抗油渗 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其强度提高10%以上,成型体、密实、抗渗、适应机座油污环保。
▲ 耐久性 30次疲劳试验,50次冻融环境试验强度无明显变化。
▲ 耐侯性好 -40℃~600℃长期安全使用。
▲ 低碱耐蚀 严格控制原材料碱含量,适用于碱-集料反应有抑制要求的工程。
原材料
1、水泥: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,且符合GB 175的规定。采用其它水泥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。
2、细骨料:应符合G B/T 14684规定的I类**砂或人工砂。
3、混凝土外加剂: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GB 8076及JC4 76的规定。
4、 其它材料:GB/T50448-2008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。灌浆料常规物理性质(新桥规提出的灌浆料性能指标)。
操作规程
折叠自重法
自重法是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施工中,利用该材料流动性好的特点,在灌浆范围内自由流动,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。
折叠高位漏斗法
高位漏斗法是在中桥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施工中,仅靠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流动性不能满足要求时,利用提高灌浆的位能差,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。
折叠压力灌浆法
压力灌浆法是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施工中,采用灌浆增压设备,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。
使用方法
折叠理论基础
1. 基础处理
清扫设备基础表面,不得有碎石、浮浆、灰尘、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。灌浆前24h,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。灌浆前1h,应吸干积水。
2. 确定灌浆方式
根据设备机座的实际情况,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,由于CGM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,一般情况下,用"自重法灌浆"即可,即将浆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,完全依靠浆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个灌注空间;若灌注面积很大、结构特别复杂或空间很小而距离很远时,可采用"高位漏斗法灌浆"或"压力法灌浆"进行灌浆,以确保浆料能充分填充各个角落。
3. 支模
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,模板定位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,模板必须支设严密、稳固,以防松动、漏浆。
4. 灌浆料的搅拌
按产品合格证上推荐的水料比确定加水量,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,水温以5~40℃为宜,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。采用机械搅拌时,搅拌时间一般为1~2分钟。采用人工搅拌时,宜先加入2/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,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。
5. 灌浆
灌浆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:
1).浆料应从一侧灌入,直至另一侧溢出为止,以利于排出设备机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气,使灌浆充实,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。
2).灌浆开始后,必须连续进行,不能间断,并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。
3).在灌浆过程中不宜振捣,必要时可用竹板条等进行拉动导流。
4).每次灌浆层厚度不宜**过100mm。
5).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,应采用分段施工。每段长度以7m为宜。
6).灌浆过程中如发现表面有泌水现象,可布撒少量CGM干料,吸干水份。
7)对灌浆层厚度大于1000mm大体积的设备基础灌浆时,可在搅拌灌浆料时按总量比1:1加入0.5mm石子,但需经试验确定其可灌性是否能达到要求。
8).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,要剔除的部分应在灌浆层终凝前进行处理。
9).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直至脱模前,应避免灌浆层受到振动和碰撞,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。
10)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,以利于灌浆施工。
11)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,应及时处理。
12)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,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,以保证灌浆施工。
6、养护
1)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,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岩棉被等进行养护,或在灌浆层终凝后立即洒水保湿养护。
2)冬季施工时,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》(GB50204)的有关规定。
3)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养护时间和拆模时间表
日较低气温(℃) 拆模时间(h) 养护时间(d)
-10~0 96 14
0~5 72 10
5~15 48 7
≥15 24 7
养护
1、灌浆完毕后30min内应立即加盖湿草帘或岩棉被,并保持湿润。
2、冬季施工时,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(GB50204)的有关规定。
3、灌浆料达到拆膜时间后,可进行设备安装,具体时间参见“拆膜和养护时间及
验收标准
2.4 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
2.4.1 流动度(参见GB8077-87);
2.4.1.1 将玻璃板放在实验台上,调整水平。
2.4.1.2 用湿布擦拭玻璃板及截锥圆模、模套,并用湿布盖好备用。
2.4.1.3 按产品合格证提供的推荐用水量将CHIDGE CG中桥灌浆料充分搅拌均匀,倒入准备好的截锥圆模内,至上边缘。再次用湿布擦拭玻璃板,垂直提起截锥圆模,使CHIDGE CG中桥灌浆料自然流动到停止。然后测量其较大、较小两个方向的长度,其平均值即为CHIDGE CG中桥灌浆料的流动度。
2.4.2 抗压强度(参见GB119-8);
2.4.2.1 GM灌浆料强度检验应采用40×40×160 mm试模。
2.4.2.2 将人工搅拌(搅拌时间一般为2min)好的CHIDGE CG中桥灌浆料均匀倒入试模(若采用机械搅拌则分两次倒入,搅拌时间也为2min),至试模上边缘,不得振动。高出部分应用抹刀抹平。
2.4.2.3 成型后的试体放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内养护。
性能指标
项目
性能指标要求
宝冶产品指标
氯离子含量(%)
≤0.06
≤0.06
比表面积(350m2/kg)
≥350
≥350
水胶比(%)
0.26~0.28
0.27
凝结时间(h)
初凝
≥5
≥5
流动度(S)
(25℃)
初始流动度
10~17
10~17
泌水率(%)
24h自由泌水率
0
0
压力泌水率(%)
0.22MPa(孔道垂直高度≤1.8m时)
≤2.0
≤2.0
自由膨胀率(%)
3h
0~2
0~2
充盈度
合格
合格
抗压强度(MPa)
3d
≥20
≥35
抗折强度(MPa)
3d
≥5
≥6
对钢筋的锈蚀作用
无锈蚀
无锈蚀
灌浆料配制
1、一般通用加固型按13-15%的标准加水搅拌,豆石加固型按9-11%的标准加水搅拌。
2、推荐采用机械搅拌方式,搅拌时间一般为1-2min(严禁用手电钻式搅拌器)。采用人工搅拌时,应先加入2/3的用水量拌和2min,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至均匀。
3、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,以保证40min以内将料用完。
4、现场使用时,严禁在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、外掺料。